Text by Christine Lee, Image Courtesy of Getty
還記得2010年,冰島火山大爆發,大量火山灰籠罩歐陸上空,也影響了全球航空與氣候嗎?在去年底,同樣的自然災害也發生在離台灣不遠的日本,只是這次發生在海底。而它即將帶來什麼效應,恐怕是近期全台灣都要密切注意的環境議題。
這次Vogue一月號封面到新北市石門的麟山鼻海域拍攝大頁面,便切身感受這來自去年八月日本小笠原海底火山「福德岡之場」爆發而引發的蝴蝶效應。只見海面漂滿灰色大小不一的石礫,是過去幾十年從未出現過的景象,但因為季風和洋流帶動的關係,此刻這些浮石已經形成龐大灰影,佔據全台各個港口和海岸線。
海底浮石就是多孔隙的火山碎屑,其形成來自當海底火山爆發後,岩漿遇到海水迅速冷卻,內部形成許多氣孔,加上成分以較輕的二氧化矽為主,自然而然可以漂在水上。這些浮石不具毒性,小如砂礫,大如網球,浩浩蕩蕩先到了九州、沖繩,並在十一月底往南來到台灣。如今北起新北、基隆,一路到花東中彰雲嘉屏,甚至綠島、蘭嶼都可以見到這些浮石的足跡。
這些浮石影響範圍之大,從漁民生計到海岸景觀與岩礁生物都受到影響。它會阻塞漁船的冷卻水管,造成船葉損傷,基隆地區許多漁船因此無法出海,而在宜蘭壯圍沿海的定置魚網,漁民飽受鰻苗大量死亡之害。